历代的中医大家,竟然大多是业余中医

来源:中国经济网陕西 网址:http://www.91jjc.cn/a/www.100loutong.com/

播报:

            据了解,承办亚运会电竞赛事的杭州电竞中心将在赛后引入全球顶级电竞赛事,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子竞技赛事中心、发布中心、交流中心和培训中心。还有的小朋友正在玩捉迷藏,躲在树后、草丛里,想方设法躲避被找到。近年来,润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县域金融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三农”客户金融需求,依托“五项台账”,绘制“行业客户营销思维导图”,开展“一行业一对接、一村一座谈”,打造批量对接营销服务模式。

            在《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连续几季热度不减、快综艺霸屏的市场中,慢综艺像一匹黑马杀出重围。交流团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来到福州,对很多场景感到新鲜。

            此次演出特邀男高音歌唱家张喜秋、女中音歌唱家蔡静雯,琵琶演奏家张雅迪,联袂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天津交响乐团附属合唱团,形成近三百人的豪华阵容。  天津交响乐团供图交响诗篇《长城》采用合唱、独唱与交响乐队的形式,以8个篇章筑起一道诗与乐的长城。

            小鹏汽车在公告中还称,将会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系统全力支持的汽车制造公司。由于养殖面积大、产量稳定,乌鲁木齐各大市场的水产批发商纷纷来米东区收购对虾,虾苗销售、饲料等也都有专门的企业或人员提供,打通了米东区南美白对虾从养殖到销售的产业链,助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重点推荐:关于推荐参加全国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选拔赛人选的公示 标签:相信通过吸收合并税务注销流程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一起来探讨。

          关于推荐参加全国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选拔赛人选的公示

          每个人都知道中医是文化,文化是什么?简单地说,文化应该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的统称把,也就是说文化只能存在在生活中,存在在地区百姓人类的生活中,如果文化远离百姓那还是文化吗?

          中医是古圣人神人通过对建立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医学认识,这种基于天人合一和取类比象·的医学跟中国人类的衣食住行,跟我们的语言文字行为,跟中国的各种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中医中,古人都有详细的规律总结和描述,并形成了中医学的经典,只要你有恒心和悟性,自学也可以成为中医,历史上的那些中医大家,几乎都是自学或者师承,更多的都是业余行医。因此,中国的语言在,中国的文字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在,中国人的习性在,中医的经典在,那么中医就永远不会灭亡,我们都可以自学成才,这也是中医学的长处和生命力所在。

          中华五千年,产生了无数中医大家,请记得他们大多食自学成才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业余中医-他们把中医当为业余爱好和第二职业。

          先看看我们近代的著名中医吧:

          京城四大家之一的萧龙友,典型的自学和业余中医,他当过知县,当过知府,当过财政部的秘书,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既无家传也无师承的萧先生业余时间自学中医,并于1928年他58岁的时候弃官从医。

          京城四大家之二的施今墨,他学习的专业是法律,1903年就读于山西法政学堂,后来进入北京的京师法政学堂,1912年施先生的职业是在孙中山先生总统府陆军部帮助黄兴制定陆军军法,可是施老夫子自学中医,业余行医。

          恽铁樵先生也是业余中医,16岁考中秀才,后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1906年恽铁樵在长沙明德中学教书,教书几年后又去商务印书馆当翻译校对,再办报纸,恽铁樵是一个血性男人,看到社会上有人用西医攻击中医,1921年他毅然离开报纸正式挂牌行医。

          国医大师岳美中先生也是自学成才,他自幼瘦弱多病,17岁任小学老师,曾研读《二十四史》,有深厚的文学功底。1925年,先生患严重肺病,自学〈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边读书边试着治疗自己,一年后,竟然病慢慢好了。自此他下决心学医。在治好了同村木匠的狂病(一剂而愈)和一个亲戚的血崩(几剂见平复)之后,开始行医。

          现代著名中医李可,他是学美术的,参过军,当过记者,做过军队报纸编辑,1953年打成右派而被关。在监狱的日子里,李可受牢友中医的影响下看《易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而自学中医,最终成为近代名医。

           

          著名针灸大家黄竹斋,老人家最初是打铁的铁匠;给袁世凯治病的中医高手黄石屏,他是一个武林大侠。

          我们再看看古代历代的著名中医吧:

          黄帝是中华首领,岐伯是黄帝之大臣;雷公,少俞,鬼夷区也是黄帝的臣子;

          《汤液经》始祖伊尹最初是厨师,后来担任丞相;

          杏林传说的东汉医家董奉是县衙小官;

          甲乙经的作者皇普谧,可是一个公子哥,后来当老师;

          屠呦呦师父的师父的师父的几十代之前的师父葛洪是修道的道士;

          药王孙思邈是道士;王好古的职业是州教授,也就是教育局长;

          大医家李东垣本是官宦子弟,后来担任当地财务官;张完素的职业是进士官员;

          金元著名中医,朱丹溪当年几次考试不第,属于落第秀才,43岁才业余学医;

          整理《黄帝内经》的唐代启玄子王冰,职业是看天象的道士;

          隋朝杨上善,《太素》的作者,他一直是朝廷命官官至太子文学;

          《伤寒论》作者,医生张仲景,老人家可是长沙太守,业余学医行医;

          宋代大医家朱肱,也是进士和朝廷命官;同是宋代的许叔微,他可是翰林学士;

          滑寿,中医也是他众多爱好中的一种;

          明代张景岳,如此有地位和贡献,人家可以军队的将军;

          针灸聚英的作者高武,他也是将军;

          清代陈修园,医学大家,可老人家的职业却是县太爷。

          太多太多了,都是业余爱好,都是业余郎中……

          可笑的是我们今天的医学体制,今天竟然没有一条自学成才的通道。没有师承(师承也必须是跟体制内的师),没有医师推荐,没有医学文凭,很难哟。看来,古代的中医还是挺幸运的,他们只要临床水平高,都可以成为一代名医,而现在却要看和临床没有一点关系的证,无怪乎中医在中国要走向衰退呢!

          只要你认识中国字,只要你能听懂中国话,只要你生活在中国的环境,只要你有救济苍生传承医学的心,您就完全可以自学中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